時間:2022-06-05 09:51 | 欄目:理財 | 點擊:次
2012年國家理財規劃師報考條件:這個是從南京志遠理財規劃師培訓學校提供的,應該是正解。
1、助理理財規劃師(又稱三級或高級,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)
(1)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;
(2)具有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技工學校、技師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;
(3)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;
(4)具有其他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;
(5)具有其他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,經本職業助理理財規劃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,并取得結業證書。
2、理財規劃師(又稱二級或技師級,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)
(1)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3年以上;
(2)取得本職業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;
(3)取得本職業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,經本職業理財規劃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,并取得結業證書。
(4)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;
(5)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,取得本職業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;
(6)具有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,取得本職業助理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,經本職業理財規劃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,并取得結業證書;
(7)取得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。
3、 高級理財規劃師(又稱一級或高級技師級,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)
(1)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9年以上;
(2)取得本職業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;
(3)取得本職業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后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,經本職業高級理財規劃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,并取得結業證書;
(4)本科畢業或取得中級職稱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3年以上;
(5)碩士以上(含碩士)畢業或取得高級職稱,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10年以上。
報考沒有專業限制,條件符合也可以跨級考試,在校大學生一般可以直接考到三級,也就是助理理財規劃師,但是一般大三大四才可以考.然后大學畢業3-5年相關工作經驗才有資格考二級,能考出二級來就厲害了,當然二級考試難度也大,有論文的考試
無論是買房、炒股,還是買基金,理財投資無處不在。新手小白究竟應該如何理財才能不踩雷呢?今天就以網友“大鴨梨”的真實情況為例,和新手小白們聊聊如何制定理財規劃。
01 先把其現有的錢分類
大鴨梨出來工作這幾年,存下了31萬,根據他的使用情況,可以把錢分成4份:吃喝玩樂2萬、應急6萬、用于結婚的準備金20萬、閑錢3萬。
02 根據其用途確定投資期限
吃喝玩樂2萬:隨存隨取(1-3個月生活費,隨時隨地需要使用);
應急6萬:隨存隨取(意外疾病、突發的大開支,雖然暫時用不著,但需要時必須馬上拿到錢);
結婚準備金20萬:3-5年(幾年內用不著,可以投資,但是不能虧);
閑錢3萬:1年內(可以投資,但虧了也不要緊)。
03 根據現實情況為其選擇適合的產品
理財規劃師為大鴨梨做了專業的理財規劃建議:
01吃喝玩樂2萬:日常生活所需的錢可以先存在銀行,等需要用時即可取出。
02應急6萬:應急的錢,需要保本、流動性大、安全性高,適合購買現金管理類產品,比如通過銀行存款、余額寶等方式進行現金理財。現金管理類產品大多可以隨時變現,流動性強,申購和贖回交易都非常方便,所以通常用來管理短期閑置資金。
03結婚準備金20萬:這筆錢必須保本、收益穩定、安全性高,可用于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,債券、債基等。
04閑錢3萬:閑錢最適合用來生錢,以小博大,可以投資高風險的基金或股票,虧了不影響生活;如果賺了,腰包鼓鼓不在話下。
大鴨梨按照理財規劃師定制的方案進行了投資試水,3個月后,對于現金理財和短期理財,大鴨梨非常滿意,收益率比存銀行高了,還保證了流動性。基金投資雖說時跌時漲,但累計收益凈賺百來塊。
大鴨梨的父母見他最近學理財有成效,就對大鴨梨說,他們老了,也不會理財,要讓他來打理養老金,希望能保值增值。
大鴨梨得到了爸媽的認可,信心爆棚。他結合自己的理財心得,把理財規劃師教的三部曲用起來,又思考著:自己面臨的問題是結婚生子,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;而父母的要求是安度晚年,養老金不能虧損,因此不適合高風險產品,應該購買貨幣基金、固定收益類、類固收、養老保險等風險系數低、本金有保障的產品。
最終大鴨梨給出了自己設計的規劃:
55%投資于固收產品,20%的錢進行現金理財,15%用于購買養老保險,最后10%放到銀行儲蓄。
理財規劃師有話說:
人生階段不同,理財需求也不同,理財小白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資產情況和抗風險能力,設計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,這樣,投資才能穩穩地!
做好理財規劃的關鍵是首先明確自身的人生目標,測算出相對應的財務目標,然后通過合理的安排,實現財務目標。合理的安排還必須要考慮自身現實生活的狀況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。
如果目標脫離實際,同時本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卻有限,對風險的發生還存在投機和僥幸心理,這就很可怕。
看完這樣的一個故事之后,你有沒有躍躍欲試,快來設計專屬于你的理財規劃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