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
8月6日晚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國內現存最長木拱廊橋——福建寧德屏南萬安橋突發大火,火情于當日晚上10時45分被撲滅,橋體已燒毀坍塌,無人員傷亡。
面對萬安橋的突然失火,當地村民和全國網友都不勝唏噓。
屏南縣官方也表示,將把此次火災原因調查和保護與修復工作作為重點來抓,堅持“快偵快破”,第一時間查明火災原因,從嚴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;同時啟動萬安橋修復工作,目前已初步擬定修復方案,將按程序上報審批。
當前屏南縣已成立處置工作小組,下設綜合協調、現場管控、火災原因調查、文物保護與修復、紀律監察等6個組,全面有序開展后續處置工作。
對于當地民眾而言,萬安橋不僅是一個景點,更是精神的寄托。
根據《屏南縣志》顯示,在歷史上,萬安橋曾經被3次焚毀,經歷過3次重修以及多次維修。據《屏南縣志》記載:“宋時建,壘石為墩五,構亭于上,戌子(經考證,疑為1708年)被盜焚毀,僅存一板。乾隆七年(1742年)重建。”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又遭盜焚,架木代渡;道光二十五年(1845)年復建;20世紀初又遭火燒,1932年再次重建;1952年西北端被大水沖毀兩個拱架,1954年重修。
萬安橋900多年歷史,也是一部反復焚毀和復建的歷史。
“因此萬安橋焚毀,從文物角度看自然是極痛心事,技術傳承上并非不能恢復。”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劉妍對澎湃新聞稱。
劉妍對于中國的木拱廊橋擁有很深的研究,著有《編木拱橋:技術與社會史》一書,2013也曾到過萬安橋進行考察和測量;今年8月1日,他再次率隊到此考察和測量,并拍攝了多張萬安橋被焚毀前的場景。
他稱,萬安橋在民國時還是一座伸臂橋,1932年復建時改為木拱廊橋,見證了晚清民國間木拱廊橋在閩浙間突起的熱潮。
據《浙江日報》報道稱,目前在浙南閩北山區保存有自宋代以來的各式木拱古廊橋100多座,主要留存在浙江慶元、景寧、泰順,福建壽寧、屏南、周寧、建甌、政和、松溪等縣市。
2009年,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《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》。當前福建省壽寧縣、屏南縣、周寧縣、政和縣,浙江省泰順縣、慶元縣、景寧縣正抱團申遺。閩浙兩省七縣(浙江泰順、慶元、景寧,福建壽寧、周寧、屏南、政和)共同申報,22座“閩浙木拱廊橋”已于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》。
而失火的萬安橋,正是打包申遺的22座中的一座。
那么接下來木拱廊橋如何才能有效保護、傳承和利用呢?而萬安橋究竟應該如何修復呢?劉妍一一作出解答。

2022年8月6日晚,突發大火,福建寧德屏南萬安橋的橋體已燒毀坍塌。澎湃新聞記者王選輝 圖
萬安橋特殊在哪里?
澎湃新聞:萬安橋的焚毀讓不少網友唏噓感嘆,這座橋經歷了多次重修,聽說你此前也多次到此考察和測量過這座橋,那么已焚毀的萬安橋究竟是什么時期的建筑?有人說只有橋墩是宋朝的,其余可能都是清朝或民國時期建造的。
劉妍:橋墩也可能不是宋代的,也有可能清代某次重修是建造的。宋代根據文獻這個地方的確也有一座橋,但后面歷代重修,未必會完全疊在同一準確橋址,不少古廊橋重修時,偶爾也會多少錯開一點距離。
澎湃新聞:萬安橋在中國橋梁史上,有什么特別之處嗎?
劉妍:萬安橋首先是一座編木拱橋,編木拱橋在橋梁類型中是一個異常狹窄的門類。以如此技術建造的木拱廊橋,全世界僅存在于中國閩浙兩省交界大概方圓200多公里的區域。它的技術能力在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比較特殊,雖然人類文明史上會有些和它原理相似的結構,包括達芬奇設計過相似的橋梁結構,《清明上河圖》里也有相似的結構,但都不一樣。而閩浙木拱橋是這種門類中,技術發展最為成熟的一個子類型。而萬安橋是其中不多的多跨橋梁,整體規模最大的一座。多跨的木拱橋本%e亚洲无码在线黄色_亚洲无码在线看 公司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